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20231204《百姓热线》宣城市乡村振兴局

来源:杏彩体育官网入口 作者:杏彩体育官网入口网址 发布时间:2024-02-27 03:19:37 点击数:1

杏彩体育官网网址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标准要高、要求要严、节奏要快、本领要强”的要求,以“敢拼敢抢敢作为”的饱满精神状态,全力“追赶江浙、争先江淮”,促进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提升。

  站位,压实责任职责全市现有脱贫人口33570户68821人,监测对象2769户6650人,其中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024户2348人,108个脱贫村。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领会习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和“两缩小、两确保”,进一步健全完善落实脱贫攻坚期各项工作机制。坚持四级抓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制度,明确“11225”工作思路和“四个清零”年度任务目标,紧紧围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健全机制,阻断返贫风险强化监测帮扶。确定全市监测范围为7900元,深入推进网格化监测,健全部门筛查预警机制,拓展监测渠道,优化监测方式,加强基层走访排查,定期共享与比对低收入人口、医疗支出过大人群、失辍学儿童、新增残疾人、饮水不安全、住房不安全等数据信息。今年以来,与市民政、教体、医保、住建、水利、残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比对机制,共比对信息12万余条,共反馈各类预警信息18502条。加强集中排查。全市7个县(市、区)均第一时间召开了集中排查动员部署会,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排查工作方案。全市组织22497名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基层网格员参与,各级累计组织开展专题业务培训1040次,参与培训人数达23936人。强化分类帮扶。根据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否超过本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三保障一安全”巩固情况及是否有教育医疗等大额刚性支出,全市共标注稳定脱贫户3748户,回退290户稳定脱贫户。对稳定脱贫户以实施提供就业信息以及技术、市场信息等帮扶措施为主,针对其他一般脱贫户以落实开发式帮扶为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促进持续稳定增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强稳岗就业。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各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及时推送岗位信息,加强劳务输出服务管理。截至目前,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达32073人,完成省年度目标106%,其中就近就业23093人。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模式,实施到户产业项目9834个,通过带动发展生产、务工就业、资产收益、救助保障等方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的长效联农带农机制。发放小额2.0527亿元,涉及农户4927户,解决农户自我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按照“联村抱团”“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的指导思想,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4.2659亿元,开工项目377个,开工率100%,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156个、3.2071亿元,占比75.18%,乡村建设类项目187个、0.8226亿元。强化乡村治理。采取“自治、法治、德治”相互结合的方式,推动“管理”向“治理有效”升级。通过立法立规,把移风易俗纳入《宣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进847个村修订村规民约,283个村增设违反移风易俗约束性条款,从村民自治德治角度加强约束。

  【主持人】通过史局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宣城市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 可以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有哪些两点工作呢?

  长三角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协作紧密,相互依存度较高,产业链互为支撑,互补发展的潜力巨大。广德新杭镇是一个工业强镇,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借助日益便捷的交通,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形成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集群,新杭产业园入驻300多家企业,九成以上来自沪苏浙。2022年,新杭镇各村完成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共计3936万元,全镇18个村(社区)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大关,其中11个村(社区)突破100万元大关,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保护生态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必须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1年来,新一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全面升级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成为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平台和发展战略。绩溪县作为新安江源头,充分发挥新安江生态补偿资金引导作用,加快试验区项目实施,总投入达1.19亿元,其中4000万元为利用2022年浙江省和2023年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进一步为将新安江-千岛湖-富春江打造成中国最美山水风景带和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洁净安全的源头水。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压舱石,一套好班子在一起擦出的火花,往往会产生“1+1

  2”的效果。宣州区水阳镇光明村和高淳区阳江镇西莲村有一个共同守卫的地方——高宣圩。圩内有近万亩土地,居民6700人,两村人在这个全长约15公里的圩堤上携手防汛已有百年历史。2020年,两个村以党建引领抓好防汛工作,成立了高宣圩联合防汛临时党支部和一支青年党员突击队,将支部建在一线,党旗飘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落到实处。临时党支部树立“通力协作,统筹协调”理念,由临时党支部牵头抓总,统一调度,共安排部署防汛工作10余次;统筹管理两地物资调配使用,实现两地“一个仓库”功能,共同储备防汛物资达300余万元,形成强大合力。

  【主持人】刚才我们是从宏观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了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接着我们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一说乡村振兴方面的一些民生政策。我们节目也曾经接到过这样的求助,就是如果我们的农户当中,有人遇到突发重大困难或变故,想申请成为监测对象,有什么具体要求吗,后续如何帮扶?

  在接到农户申请后,当地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会及时入户核查,核查完成后村级召开会议进行评议,通过评议后会对拟纳入的监测对象进行公示(不少于5天),公示期间同步上报县(市、区)乡村振兴部门开展数据比对—若公示期满无异议且数据比对无相关预警信息,经乡镇审核后,上报县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或乡村振兴部门进行审定并发布公告—最后录入到我们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整个流程一般不超过15天,各地会在10日内根据新纳入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制定有效的帮扶措施,确保早日消除风险。

  我最近关注到乡村振兴公众号上有一个专栏“驻村故事”还挺火的,具体这项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潘静】

  今年是全市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的第二年,是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年。我局在今年5月联合市委组织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驻村故事”微视频和稿件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全市选派干部上报的55个参赛作品。并在11月下旬组织开展了专家评审,评出了全市第八批选派干部2023年度“十佳驻村故事”。这期间,涌现了很多驻村干部的感人故事,有驻村变身“卖菜哥”,深入田间地头种菜、街头巷口卖菜,带领当地村民发展蔬菜产业;有驻村张罗开展“小铺”,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有驻村工作队为民办好每一件小事等等。每一个作品都记录了选派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干群鱼水情深,也呈现了乡村的发展变化,激发了驻村干部“学贯二十大拼抢开新局”,深扎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宣城市乡村振兴局信息中心主任张雪松,给我们介绍一下市乡村振兴局今年以来在“六重六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中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张雪松】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重点围绕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以召开党组专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方式进行系统深入学习,切实把学习成果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举措落实。二是开展深入研讨,围绕落实标杆要高、要求要严、节奏要快、本领要强,敢拼敢抢敢作为、敢抓敢管敢负责等方面要求,紧扣整治“六重六轻”突出问题,结合主责主业,组织开展了2次专题交流研讨,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真本领”,吹响奋勇争先“冲锋号”。三是推动比学赶超,紧密结合本单位主责主业,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找准比学赶超目标,建立任务清单,明确4项具体目标任务,做到比有目标、学有行动、赶有措施、超有成果,推动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四是全面自查自纠,对照“六重六轻”突出问题的18种表现形式和“虚、躲、冷、粗、假”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查漏补缺,找准找全作风短板,形成问题清单,精准制定整改措施,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统筹推进“当下改”和“长久立”,确保取得实质性成效。五是突出重点任务,严格执行“四不两直”专项监督检查等制度,聚焦“六重六轻”突出问题,持续加强对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的督查暗访调研,巩固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专项整治成果,有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清零”行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同时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开展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专项行动,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勤俭节约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主持人】2023年眼瞅着已经进入尾声了,在总结今年工作的同时,明年的工作如何开展?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明年的宣城将如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有哪些工作重点?我们请宣城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浩来谈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坚持常态“防”、集中“查”、全力“帮”,优化自上而下排查和自下而上申报机制,健全部门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及时落实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有人管、管到位;严格把握风险消除标准,规范风险消除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做到应消尽消,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规模性返贫。

  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开发农业多种功能,鼓励支持“稻虾轮作”“林下经济”“农光互补”、庭院经济、数字乡村、农旅融合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集群式发展。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强化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强力推进乡村多种业态融合发展。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创业,精准兑现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实施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带动,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

  加快浙江“千万工程”学习转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强化规划编制,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乡村社会服务,不断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上一篇:天水市市委人才办裴育栋一行到公司调研并座谈 打印该页 下一篇:2024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聘信息